艳体(十九首集杜) 其十三

秋天昨夜凉,露井冻银床。
荆玉簪头冷,蛛丝罥鬓长。
花罗封蛱蝶,江槛俯鸳鸯。
故绕池边树,婆娑一院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意渐浓的夜晚,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美。

前两句"秋天昨夜凉,露井冻银床"直接点明季节——刚入秋的夜晚已带着凉意,井边的石栏(银床)都蒙上了寒露。这里用"冻"字夸张地表现出初秋的微寒,让读者立刻感受到秋夜的清冷。

中间四句像一组特写镜头:女子头上的玉簪透着凉意(荆玉簪头冷),鬓角挂着蛛丝显得慵懒(蛛丝罥鬓长);罗裙上绣着蝴蝶(花罗封蛱蝶),倚着江边栏杆看水中鸳鸯(江槛俯鸳鸯)。这些细节既展现了贵族女子的日常生活,又通过"冷""长"等字眼暗示她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镜头拉远:有人在池边树下徘徊(故绕池边树),整个院子弥漫着花香(婆娑一院香)。"绕"字暗示心事重重,"婆娑"既形容树枝摇曳,也暗指香气缭绕,给清冷的秋夜增添了一丝温柔。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秋夜纪录片:从天气到服饰,从静物到人物,最后以满院香气收尾。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冷簪"、"蛛丝"、"绕树"这些细节,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中人物淡淡的秋思。杜甫诗歌特有的那种在平凡景物中寄托深情的风格,在这里表现得含蓄而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