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起坐南亭达晓不复寐

风露青冥近九秋,脱巾扶杖冷飕飗。
曲阑影外巴山月,画角声中楚塞愁。
巢燕并栖高栋稳,潜鱼时跃小池幽。
悠然坐待江城晓,红日将升碧雾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夏末秋初的夜晚独坐南亭,直到天亮的所见所感。

开头两句写环境:夜风带着露水的凉意,已经接近深秋了。诗人摘下头巾,拄着拐杖,感觉凉飕飕的。这里通过"青冥"(深蓝色天空)、"冷飕飗"等词语,营造出秋夜清冷的氛围。

中间四句是夜景描写:弯曲的栏杆外,巴山的月亮静静照着;军营的号角声传来,勾起对边关战事的忧愁。燕子双双栖息在高大的屋檐下,鱼儿不时跃出幽静的小池塘。这些画面一动一静,既有远方的号角声,也有近处的鱼跃声,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写天亮前的等待:诗人悠闲地坐着,等待江城的黎明。这时红日即将升起,碧绿的雾气轻轻飘浮。这里"悠然"二字特别重要,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时间线索清晰,从深夜写到黎明,展现完整的时间流动 2. 空间层次丰富,从天空到池塘,从远方到近处 3. 感官体验多样,有视觉(月亮、红日)、听觉(号角)、触觉(凉风) 4. 情感含蓄深沉,通过景物自然流露愁绪与超脱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孤独"或"我很忧愁",而是通过描写夜风、号角、鱼跃等细节,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复杂心境,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之美的体现。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