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王石谷画山水图歌
琴川王郎年正少,放笔往往称神妙。
灵想寂与造化通,幽襟独写溪山照。
看君得意时,意若旁无人,抽毫欲使群峰奔。
踌躇顾盼久不下,素练忽破青山痕。
谁剪罗浮烟,惊落华阴碧。
势偃研北松,欲堕壁上石。
冉冉岚气蒸,转目无留迹。
营丘洪谷不可攀,人间久矣无青山。
此时窥图发清赏,高兴半落云沙间。
何处觅丹梯,何方种瑶草,烟霞四壁吾将老。
援琴待扫十丈绡,坐我云边弄仙岛。
灵想寂与造化通,幽襟独写溪山照。
看君得意时,意若旁无人,抽毫欲使群峰奔。
踌躇顾盼久不下,素练忽破青山痕。
谁剪罗浮烟,惊落华阴碧。
势偃研北松,欲堕壁上石。
冉冉岚气蒸,转目无留迹。
营丘洪谷不可攀,人间久矣无青山。
此时窥图发清赏,高兴半落云沙间。
何处觅丹梯,何方种瑶草,烟霞四壁吾将老。
援琴待扫十丈绡,坐我云边弄仙岛。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一位年轻画家王石谷创作山水画时的神采飞扬和艺术境界。
开篇介绍王石谷年纪轻轻就画技高超,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与自然的心灵共鸣。作画时全神贯注、旁若无人,画笔仿佛能让群山奔腾。这里用"抽毫欲使群峰奔"的夸张手法,展现画家笔力的雄浑。
中间部分用一连串生动的画面描写:画中山雾缭绕如罗浮山的烟云,青翠欲滴似华山的碧色,松树仿佛要倒向砚台,山石似乎要从墙上坠落。这些描写既展现了画作的逼真传神,又暗示了画家创作时的激情澎湃。
最后诗人感叹:像古代大师李成、荆浩那样的山水画境界已难寻觅,而王石谷的画作让人重新感受到山水之美。诗人甚至想象自己置身画中,在云海仙岛间弹琴作乐,表达了对这幅山水画的高度赞赏和向往之情。
全诗通过描绘画家作画时的神态、画作的逼真效果,以及观画者的沉醉感受,层层递进地赞美了王石谷高超的画艺。诗中运用大量动态描写和夸张比喻,使静止的画作在读者脑海中活了起来,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气韵生动"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