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建在山崖上的小亭子,通过简单生动的意象传递出深刻的哲理。
前两句"栖崖一笠秪容身,满受春风迥出尘"写亭子的样貌:像一顶斗笠般小巧,仅能容纳一人,却饱享着超脱尘世的春风。这里用"一笠"形容亭子的小巧玲珑,"满受春风"则暗示虽然空间狭小,却能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后两句"设拟应真留下物,能参背触又何人"转入思考:如果说这座亭子是修行者留下的遗迹,那么现在又有谁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禅意呢?"背触"是佛教用语,指违背与接触,这里代指对真理的领悟。
全诗通过描写山间小亭,表达了"小中见大"的哲理:看似简陋的居所,却蕴含着超脱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暗含对世人难以参透真理的感慨。诗中用简单的意象——斗笠、春风、修行者,构建出一个既具体又富有禅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