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春愁曲

鹅黄柳枝扑轻雨,袅断新愁千万缕。
菱花倦拂琐窗间,吹得瑶笙杂莺语。
下床不受春风扶,伤春击碎青珊瑚。
香消玉散绣针涩,闲开五色双氍毹。
离恨难禁情未惬,那肯将心托红叶。
翠帷深护曲阑花,羞杀东家白蝴蝶。

现代解析

这首《和春愁曲》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里的孤独与哀愁,用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复杂的情感。

开头两句用“鹅黄柳枝”和“轻雨”勾勒出春天的柔美,但“新愁千万缕”却暗示女子心中的烦闷——春天的生机反而让她更觉孤独。她懒于梳妆(“菱花倦拂”),窗外的笙声和莺啼更添烦乱,连春风都不愿触碰(“下床不受春风扶”),甚至愤怒地击碎青珊瑚(可能是首饰或摆设),表现出内心的焦躁。

“香消玉散”暗示青春流逝,连刺绣都提不起兴趣(“绣针涩”),只能无聊地摊开彩毯(“双氍毹”)。她无法排解离别的痛苦(“离恨难禁”),也不愿像古人那样借红叶传情,显得倔强而苦闷。最后两句以“翠帷深护”和“羞杀白蝴蝶”收尾:她把自己关在深闺,连蝴蝶的翩跹都让她羞惭——或许是因为蝴蝶成双,而自己形单影只。

全诗通过动作(击珊瑚、开毯子)、景物(柳枝、瑶笙)和情绪(倦、羞)的层层递进,把女子伤春、孤寂、不甘又无奈的心理写得鲜活可感。春天的明媚与她内心的灰暗形成对比,让读者更能体会那种“热闹是别人的,而我什么都没有”的落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