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刘子卿四首 其一

南渡六十载,况谈元祐时。故家垂欲尽,遗事莽难知。

文字既多舛,传闻宁破疑。唯公有源委,万折必东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传播真实历史的期待。诗的开头提到“南渡六十载”,指的是国家南迁已经六十年,接着提到“元祐时”,即北宋元祐年间,那时国家相对强盛。诗人感慨,那些曾经辉煌的家族已经逐渐衰落,关于他们的历史事迹也渐渐模糊不清,甚至难以考证。

诗中提到“文字既多舛”,意思是记载历史的文字有很多错误和偏差,“传闻宁破疑”则指那些流传下来的故事也很难让人信服。诗人感到,历史真相在这些混乱的记载和传闻中变得越来越难以辨别。

最后两句“唯公有源委,万折必东之”,诗人寄希望于“公”(可能是指刘子卿,或某位有识之士),认为只有他能够理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像江河一样,无论经历多少曲折,最终都会流向东方,回归正道。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真相的渴望,以及对那些能够传承和澄清历史的人的信任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真实历史的珍视,以及对那些能够传承和澄清历史的人的高度评价。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