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日玉尺山房吟集实甫归有五叠之作五叠赋答(甲辰,光绪三十年,一九○四)
光禄有吟台,社饮数数至。
但期谐里耳,谁料接仙气。
佳联觅双璧,断句锻七字。
大雅诚所羞,土风庶未坠。
怪君亦癖此,翻然肯来惠。
悬知运筹暇,颇不耐闭置。
杯盘例真率,谈笑谢虚伪。
六时花竹间,万事浑拨弃。
鼕鼕街鼓动,苦促送归辔。
君如长袖舞,笑我类尪瘵。
贾勇信有馀,他题况迭试。
为诗更筑台,避债吾亦帅(同上)。
但期谐里耳,谁料接仙气。
佳联觅双璧,断句锻七字。
大雅诚所羞,土风庶未坠。
怪君亦癖此,翻然肯来惠。
悬知运筹暇,颇不耐闭置。
杯盘例真率,谈笑谢虚伪。
六时花竹间,万事浑拨弃。
鼕鼕街鼓动,苦促送归辔。
君如长袖舞,笑我类尪瘵。
贾勇信有馀,他题况迭试。
为诗更筑台,避债吾亦帅(同上)。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聚会时的轻松场景和文人之间的诗酒雅趣。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聚会的背景:诗人在朋友家的"玉尺山房"参加诗社聚会,大家喝酒吟诗("社饮数数至")。这种文人聚会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真心喜欢诗词创作("但期谐里耳")。
2. 创作的过程:朋友们一起切磋诗句,像找美玉一样寻找佳句("佳联觅双璧"),反复推敲七个字的诗句("断句锻七字")。虽然不敢说有多高雅,但保持了地方文人的传统("土风庶未坠")。
3. 聚会的氛围:酒席简单随意("杯盘例真率"),大家真诚谈笑("谈笑谢虚伪")。在花竹环绕的环境里,暂时忘却烦恼("六时花竹间,万事浑拨弃")。直到街鼓响起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4. 朋友间的调侃:诗人幽默地说朋友像长袖善舞(形容才华横溢),而自己像体弱多病的人("类尪瘵")。但朋友其实很有诗才,能应对各种题目("贾勇信有馀,他题况迭试")。
5. 结尾的玩笑:最后两句是文人间的俏皮话,说为了写诗要专门建个台子,而自己像躲债的人一样逃开,展现了文人聚会的轻松幽默。
全诗生动展现了晚清文人以诗会友的真实场景,没有刻意追求高雅,重在朋友间的真诚交流和创作乐趣。诗人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聚会时既有认真创作的一面,也有嬉笑调侃的活泼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