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钦州回廉至上阳岭望三渡

周览穷水国,岁月屡徂迁。凭高一以眺,心事故依然。

南天足梅雨,草树何芊芊。幽蝉鸣我侧,鹳鹭飞我前。

茅茨与竹瓦,参差傍野田。黍稌力未苏,苍莽起疏烟。

岂繄憔悴感,永念膏泽偏。抚已惭旷职,劭农忆昔年。

敛旆还城邑,耄稚拥郊廛。何以解其愠,南风寄所宣。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从钦州返回廉州途中,站在上阳岭眺望三渡时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自责之情。

开头四句写作者常年在外奔波,看遍各地水乡,岁月流逝。此刻登高远望,心中感慨万千。接下来八句生动描绘了岭南夏日景象:梅雨连绵,草木茂盛,蝉鸣鹭飞,田野间散落着茅草屋和竹瓦房。稻谷因雨水不足而萎靡,远处升起稀疏炊烟。这些画面既展现了南方特有的湿润生机,也暗含农事艰辛。

"岂繄憔悴感"以下六句是情感转折。作者看到农民憔悴的面容,想到雨水分布不均导致庄稼歉收,内心充满愧疚,回忆起过去鼓励农耕的往事。最后四句写作者回到城镇时,老人孩童挤满街市迎接。他不知如何化解百姓的愁苦,只能希望温暖的南风能带去自己的心意。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作者没有停留在风景描写,而是透过田园风光看到民生困苦,并真诚反省自己的失职。诗中"茅茨与竹瓦""黍稌力未苏"等细节,让读者仿佛看到古代农民的生活场景,而作者"抚已惭旷职"的愧疚,更展现了一个古代官员难得的责任感。最后"南风寄所宣"的比喻,将难以言说的关怀化作自然之风,显得格外温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