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福州南涧寺

万里重山绕福州,南横一道见溪流。天边飞鸟东西没,
尘里行人早晚休。晓日青山当大海,连云古堑对高楼。
那堪望断他乡目,只此萧条自白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福州南涧寺周围的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独与感慨。

前两句勾勒出福州的地理环境——群山环绕,一条溪流横贯其中,画面开阔又带着一丝隔绝感。"万里重山"既写实景,也暗喻人生路途的遥远艰难。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动态画面展现日常生活场景:飞鸟在天空自由来去,路上行人早晚奔波。清晨的青山映着大海,古老的城墙与高楼相对而立。这些对比(飞鸟与行人、青山与大海、古堑与高楼)既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也暗示了诗人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

最后两句情感达到高潮:诗人远眺他乡,满目萧瑟,愁绪使白发更添。这里的"望断"用得极妙,既是极目远眺的动作,也暗含望眼欲穿的思念之情。结尾的"自白头"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感受完美融合,让读者感受到一个异乡游子面对壮阔景色时的孤独与苍凉。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看似平常的山水景物,通过巧妙的视角转换和意象对比,自然流露出深沉的人生感慨。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愁",但通过飞鸟、行人、青山、高楼这些意象的排列组合,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他乡游子的心境。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既含蓄又富有感染力。

周朴

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