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砚行

星出云之端,石在溪之浔。
天上地下相绝几百千万里,砚中安得有星点点明如金。
既非瑕掩瑜,又似徽在琴。
我疑星之飞流运动或不居,精采误落黟流深。
不然神灵悯恻学士久濡滞,故借光景资清吟。
或有感此理,杳默难推寻。
君不见虢山之石团团有桂在中象圆月,又不见庐江之石扶疏有木相樛为寒林。
无重言,但置寒窗笔札往古研于今。
大刚无睢睢,至明无阴阴。
君也能如此,是真金星砚之知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金星砚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砚台的神奇魅力。诗人从金星砚上的点点金斑展开联想,猜测这些金斑可能是流星坠落的痕迹,或是神灵对读书人的眷顾。诗中还提到其他奇石,如虢山石中的桂影、庐江石上的寒林,进一步烘托金星砚的独特。最后,诗人强调真正的知音要像金星砚一样,刚强而不张扬,明亮而不阴暗。全诗充满浪漫色彩,将普通的砚台写得灵动非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对读书人精神境界的期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