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春罗端长赠别
时方擢上第,绿发青衫纡。
论郊兄弟间,意气和笙竽。
瑰文得要揽,快语相为娱。
一别间何阔,流年走暘乌。
高情自浩浩,风骨乃仙癯。
顾我蒲柳姿,雪霜凝鬓须。
回思鸿雁行,泪落衣袖濡。
相逢慰栖迟,此道评精粗。
稔闻充素蕴,诸老推通儒。
又知治剧县,民瘼删繁须。
清才为世用,洗目亨天衢。
监州尚小试,称屈非超逾。
敂门喜重来,新诗遗明珠。
倾倒念有陈,草具陪觞壶。
自愧学不讲,议论无根株。
殷勤谢雅贶,披索中肠枯。
壮志已怆悢,俗情厌崎岖。
正须心所欣,日与镌迂愚。
奈何复作远,揽袂还踌躇。
公犹寄异邦,同是江南区。
但虑怀与安,久客非良图。
终当念坟墓,速归三径芜。
昨言亦云然,岁寒勿盟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好友罗端长的赠别之作,用朴实真挚的语言回忆了两人从相识到分别的深厚情谊,同时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自己的人生感慨。
全诗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1. 回忆初识(开头到"快语相为娱")
诗人回忆起两人初次见面的场景:当时罗端长刚考中进士("擢上第"),穿着青衫意气风发。两人一见如故,像亲兄弟般相处融洽,经常一起讨论文章、畅快交谈。这里用"和笙竽"比喻两人志趣相投,像乐器合奏般和谐。
2. 时光飞逝("一别间何阔"到"泪落衣袖濡")
转眼间多年过去,诗人感叹时光如"流年走暘乌"(太阳里的金乌鸟,指时间飞逝)。虽然罗端长风骨依旧("风骨乃仙癯"),但诗人自己已鬓发斑白("雪霜凝鬓须")。想到当年同行的伙伴,不禁泪湿衣袖。
3. 赞赏友人("相逢慰栖迟"到"称屈非超逾")
诗人称赞罗端长学识渊博("诸老推通儒"),治理县政时能体恤百姓("民瘼删繁须"),认为以他的才能应该获得更高职位("监州尚小试"),现在只是大材小用。
4. 临别赠言("敂门喜重来"到最后)
- 诗人自谦学问不精("自愧学不讲"),感谢友人赠诗("新诗遗明珠")
- 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怅惘("壮志已怆悢")和厌倦世俗的心情("俗情厌崎岖")
- 最后叮嘱友人:虽然同在江南为官,但不要贪图安逸久居他乡("但虑怀与安"),应当早日回乡("终当念坟墓"),坚守初心("岁寒勿盟渝")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真情实感: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友聊天般自然,却能感受到深厚的友谊
2. 生动比喻:如用"笙竽合奏"比喻友情,用"暘乌"比喻时光,形象易懂
3. 双重感慨:既有对友人前程的关心,也流露了自己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
4. 实用劝诫:最后的临别赠言特别朴实接地气,像长辈叮嘱孩子"别光顾着工作,记得常回家看看"
通过这首诗,我们能看到古代文人之间真挚的友谊:他们不仅会互相欣赏才华,更会关心对方的仕途发展,甚至像家人一样叮嘱生活琐事。这种超越功利的人际关系,在今天依然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