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居寺

峰岭因何秀,秀因泉石遭。
恰宜耆域扩,底较蒋山高。
禽演无生偈,松翻万古涛。
阇黎惟守律,不习坐禅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慧居寺一带清新幽静的山水风光,并通过自然景物传递出禅意哲理。

开头两句"峰岭因何秀,秀因泉石遭"用问答形式点明:这里的山峰之所以秀丽,是因为有清泉和奇石的点缀。就像我们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强调的是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

"恰宜耆域扩,底较蒋山高"是说这里正适合扩展修行之地,不必与蒋山(可能是附近更高的山)比较高低。这其实暗含着佛家"不争"的处世智慧——不必事事比较,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中间两句最生动:"禽演无生偈"写鸟儿啼叫像是在演讲佛法,"松翻万古涛"写松涛声如同亘古不变的真理回响。将自然声音比作佛经,让人感受到万物都在诉说佛法真理,这种"万物有灵"的写法很有意境。

最后两句转折:"阇黎惟守律,不习坐禅逃"说寺里的僧人(阇黎)只严守戒律,却不学那些假借坐禅实则逃避责任的人。这里颇有深意——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脚踏实地的持守。就像现在说的"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全诗妙在:
1. 写景时赋予自然景物禅意
2. 用对比手法(寺僧 vs 逃禅者)揭示真修行之道
3. 语言清新却蕴含深刻生活哲理
就像一幅水墨画,看似简单几笔,却勾勒出山水之韵与人生真谛,让人读后既享受美景,又获得心灵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