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十

汲汲谋三径,区区卜一廛。
艰难归旧隐,荏苒叹流年。
欲设维摩榻,重寻子敬毡。
飘零来海角,华发已盈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漂泊半生的人渴望回归平静生活的故事,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表达了中年人的疲惫与乡愁。

前两句"忙着规划隐居的小路,精打细算找块宅基地",像在说现代人攒钱买养老房。诗人用"汲汲"(急迫)、"区区"(微小)这种叠词,活画出为安身之所焦虑奔波的样子。

中间四句是现实困境:"历尽千辛万苦想回老家,却发现时间不等人"——就像当代打工人的回乡梦总被现实耽搁。"想布置个禅修室,翻出当年的旧毯子"这两个细节特别动人,维摩榻(修行用的坐具)和子敬毡(朋友相赠的毛毯)代表着精神寄托与珍贵情谊,说明他追求的不是奢华,而是有温度的生活。

最后两句镜头突然拉远:这个两鬓斑白的人,不知怎么就被命运吹到了天涯海角。华发(白发)和颠(头顶)的搭配,让人仿佛看见他自嘲地摸着谢顶的脑袋,有种苦涩的幽默感。

全诗妙在把人生沧桑写得像唠家常,每个比喻都能对应现代生活:找宅基地像看房,旧毛毯像纪念品,海角漂泊像北漂沪漂。诗人告诉我们:无论哪个时代,人们都在奔波与乡愁之间挣扎,而真正的家不仅是房子,更是那些承载记忆的旧物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