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公生孙作歌
名家父子至宰辅,汉有韦平宋韩吕。
高阳吾师真天人,风云接迹夔龙武。
门地朝廷旧羽仪,沙堤夙昔经行处。
西平有子生更奇,两人并是麒麟儿。
长君娟静玉雪质,次君矫厉鸾鹤姿。
仙李盘根久硕大,谢家玉树恒华滋。
前年次君引凤雏,我公退朝清宴娱。
锦筵绣茵红氍毹,弹丝击鼓吹笙竽。
宾客合沓临交衢,后堂高会罗生徒。
今年长君怀明珠,瑶环瑜珥嗟不如。
我公不乐胡为乎,侧闻圣主劳宵旰。
边机日奏明光殿,庙谋胜算倚元公,军檄诏书驻马办。
呜呼为臣既不易,我公精忠日月贯。
所以当筵再三叹,太平指日定戎行。
我公名与凌烟长,一身常系安危望。
颔首儿孙笏满床,君不见裴晋公、郭汾阳。
高阳吾师真天人,风云接迹夔龙武。
门地朝廷旧羽仪,沙堤夙昔经行处。
西平有子生更奇,两人并是麒麟儿。
长君娟静玉雪质,次君矫厉鸾鹤姿。
仙李盘根久硕大,谢家玉树恒华滋。
前年次君引凤雏,我公退朝清宴娱。
锦筵绣茵红氍毹,弹丝击鼓吹笙竽。
宾客合沓临交衢,后堂高会罗生徒。
今年长君怀明珠,瑶环瑜珥嗟不如。
我公不乐胡为乎,侧闻圣主劳宵旰。
边机日奏明光殿,庙谋胜算倚元公,军檄诏书驻马办。
呜呼为臣既不易,我公精忠日月贯。
所以当筵再三叹,太平指日定戎行。
我公名与凌烟长,一身常系安危望。
颔首儿孙笏满床,君不见裴晋公、郭汾阳。
现代解析
这首《高阳公生孙作歌》是一首赞美家族兴旺、人才辈出的诗歌,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忠臣的敬仰和对太平盛世的期盼。
诗的开头提到了一些历史上著名的父子宰相,比如汉朝的韦平和宋代的韩吕,这些人都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自己敬重的老师高阳公,称他为“天人”,意思是他的才能和品德如同神仙一般。高阳公不仅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地位,而且在沙堤上行走时也显露出不凡的气度。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高阳公的两个儿子,一个是温文尔雅的“长君”,另一个是英姿飒爽的“次君”。这两个孩子就像麒麟一样珍贵,象征着家族的繁荣和希望。诗人还用“仙李盘根”和“谢家玉树”来比喻这两个孩子的优秀,暗示他们的家族根基深厚,前途无量。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家族喜事,比如次君引来了“凤雏”(可能是指娶了贤妻),高阳公在退朝后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长君则怀揣“明珠”,象征着家族的传承和荣耀。
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家族兴旺的赞美上,他还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他提到皇帝日夜操劳,边疆战事紧张,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像高阳公这样的忠臣身上。诗人感叹“为臣既不易”,强调了忠臣的艰辛和责任。
最后,诗人展望了未来的太平盛世,预言高阳公的名声将与历史名臣裴晋公、郭汾阳齐名,成为国家安危的关键人物。同时,诗人也期待着家族的子孙后代能够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象征着家族的荣耀和国家的繁荣相辅相成。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赞美家族和忠臣,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同时也传递了家族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