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分韵 其二

钟动锡山驿外,帆收浒墅桥边。
两岸晓风残月,几家古木寒烟。

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晨的风景画,用简单明快的语言勾勒出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钟动锡山驿外,帆收浒墅桥边"点明了地点和时间:无锡的锡山驿站外传来晨钟声,浒墅关桥边渔船收起船帆——这是天刚亮的时刻,人们开始一天的活动。诗人通过"钟声"和"收帆"两个动态细节,让安静的清晨有了生机。

后两句"两岸晓风残月,几家古木寒烟"则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江南特有的晨景:河岸上晨风轻拂,天边还挂着将落的月亮;几户人家门前的老树笼罩在朦胧晨雾中。"残月"和"寒烟"这两个意象既点出时间(天将亮未亮之际),又给画面增添了朦胧清冷的美感。

全诗仅用24个字,就像用淡墨勾勒的水墨画:
- 每句都用三个并列的景物组成(钟/驿/山,帆/桥/岸,风/月/岸,树/烟/家)
- 上下联对仗工整("钟动"对"帆收","两岸"对"几家")
- 用"动""收""含""带"等动词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

最妙的是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宿雨""朝烟""寒烟"这些湿润的意象,自然流露出对江南水乡的眷恋之情,让读者仿佛能触摸到那个雾霭蒙蒙的清晨,感受到风中带着的草木清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