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君子肯堂董君分教贵溪作诗奉寄

舟车赤日千馀里,笔砚清风二百年。
开口人知宗洛派,举头身欲近闽天。
絺袍凉拥松皮几,桂酒春浮药玉船。
犹有英髦卧空谷,閒将名字访华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叫董肯堂的朋友,当时董君被派到贵溪(今江西境内)担任教育官员。全诗通过旅途见闻和书斋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品格学问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写董君长途跋涉赴任:
"舟车赤日千馀里"——顶着烈日坐船乘车走了上千里路
"笔砚清风二百年"——带着文房四宝,延续着两百年的文人风骨
"开口人知宗洛派"——一开口大家都知道他师承洛阳学派(宋代儒学正统)
"举头身欲近闽天"——抬头看天时,人已经快到福建地界(贵溪靠近福建)

后四句转写书斋雅趣和隐士情怀:
"絺袍凉拥松皮几"——穿着细麻衣,靠着松木几案纳凉
"桂酒春浮药玉船"——用玉杯喝着桂花酒(形容生活清雅)
"犹有英髦卧空谷"——还有才俊隐居在山谷里
"閒将名字访华颠"——悠闲地寻访名士高人(华颠指白发长者)

全诗妙在把官员赴任的公务之旅,写出了文人雅士的闲适风度。最有趣的是结尾两句,明明朋友是去做官,诗人却想象他在赴任途中顺道寻访隐士,把官场事务写出了山水田园的意趣。这种将仕途与隐逸完美结合的表达方式,正是古代文人追求"既在朝堂又在山林"的理想写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