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钱舜举画渔翁牵罾图

苕溪道人溪上居,一生只惯观打鱼。
吴儿打鱼当耕织,意匠别出丝纶馀。
纬葭縳竹直水口,承以密罟防其逋。
卒然一掣势莫御,紫鳞跃出金芙蕖。
蓬窗草户色色具,茶瓶酒碗寻常俱。
船头青山立突兀,船后绿树摇扶疏。
人间名利不可污,烟水为席天为庐。
西塞山前晚风急,醉踏船舷浪花入。
渔翁心事道人知,日暮来看倚筇立。
回头却捉秋兔毫,写入生绡半犹湿。
令人展卷心茫然,辛苦微官悔何及。
吴淞江上鲈鱼肥,秋风落叶满渔矶。
何不买舟径东归,何不买舟径东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翁的闲适生活,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厌倦。

诗的开头介绍了"苕溪道人"(可能指画家钱舜举)住在溪边,一生最爱看人打鱼。吴地(今江浙一带)的人把打鱼当成种地织布一样平常,但渔翁的打鱼方式却很特别——他用竹子和芦苇编成渔网放在水口,突然收网时,鱼儿就像金色荷花一样跃出水面。

接着诗人用一系列细节描绘渔翁的生活环境:简陋的船屋里有茶具酒碗,船头是青山,船尾是绿树。这种生活远离名利场,以烟波为席,蓝天为屋。西塞山前的晚风中,渔翁醉醺醺地踏着船舷,浪花飞溅。

后半段笔锋一转,写画家(道人)理解渔翁的心事,傍晚拄着竹杖来看他,然后拿起画笔把这幅景象画在绢布上。看着这幅画,诗人突然感慨:当个小官这么辛苦,真是后悔啊!最后用重复的句子强调:吴淞江的鲈鱼正肥,秋风吹落树叶铺满岸边,为什么不买条船直接回老家呢?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极强,像看连环画一样展现渔翁生活
2. 用渔翁的自由反衬官场的不自由
3. 结尾的重复句像一声叹息,强化了"不如归去"的主题
4. 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普通生活场景中藏着人生哲理

诗人其实是在说:看看人家渔翁多快活!我们这些当小官的整天忙忙碌碌,到底图什么呢?不如回家钓鱼去!这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到今天依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