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国夫人歌辞七首 其五

翠羽珊珊金缕裙,清歌时惜世间闻。
比来不向巫山住,厌作阳台一片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高洁的女子形象,充满仙气与傲骨。

前两句"翠羽珊珊金缕裙,清歌时惜世间闻"像电影特写镜头:女子头戴翠绿羽毛饰品,身穿金线绣花的华丽长裙,走动时环佩叮咚。她偶尔展现的清妙歌声,让凡尘中人为之倾倒,却又难得一听——这里用"惜"字暗示她不愿轻易向世俗展示才华。

后两句"比来不向巫山住,厌作阳台一片云"借用巫山神女的典故(传说中楚王梦见与之相会的神女),但这位女子却主动打破传统:她最近离开了神女居住的巫山,因为厌倦了做一片依附在"阳台"(指男女欢会之所)的云彩。这个比喻既保留了神女的仙气,又赋予她现代意义上的独立人格——她不愿再做爱情传说里的附庸,而要活出自我。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传统美女形象写出了新意:既有"霓裳羽衣"的古典美,又有"不向巫山住"的叛逆精神。就像现代女性既保持优雅,又拒绝被定义,在华丽外表下藏着一颗不甘被束缚的心。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