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邹侍讲诸公游长春宫故址四首 其一

端居文墨暇,郊原风景融。爰与众君子,游眺出崇墉。

崎岖清涧阻,逶迤幽径通。靡靡众草绿,茸茸杂花红。

稍穷林野趣,遂造羽人宫。鸾笙绝遗响,飙轮不可逢。

颓址剥文础,阴廊落绮栊。因悲昔时士,翘首希方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雅士在公务之余,结伴郊游寻访长春宫遗址的情景。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出游缘由(前四句)
诗人开篇就说自己平时在衙门里处理公文,趁着闲暇时光,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出城游玩。这里"崇墉"指高大的城墙,暗示他们从繁忙的官署生活中暂时抽身。

2. 沿途风景(中间六句)
生动记录了他们的游览路线:先走过崎岖的山涧,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路上野草茂盛青翠,各色野花点缀其间。随着逐渐深入山林,终于来到道士居住的长春宫。这里"羽人"指道士,"造"是拜访的意思。

3. 宫观遗址(后六句)
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发现这里早已荒废:再也听不到仙乐(鸾笙),见不到仙车(飙轮)。只剩下剥蚀的柱础、残破的雕花门窗。诗人由此联想到古代那些在此求仙问道的人,他们仰望蓬莱仙山的渴望,如今都成了过眼云烟。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休闲方式
- 通过"野草杂花"与"残垣断壁"的对比,形成强烈画面感
- 结尾的感慨不露声色,却让人感受到时光无情的哲思
- 语言清新自然,就像在听诗人讲述一次春日郊游的见闻

诗中的长春宫遗址,既是实景描写,也暗喻着所有功名利禄终将归于尘土的人生真谛。这种借景抒怀的手法,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精华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