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龙江寨和王惺园学使

已逐风尘迹,敢嗟行路难。
五更山月小,六月海风寒。
戍鼓沈松径,村鸡啼竹阑。
兵戈消断久,无复惜荒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清晨赶路时的所见所感,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已逐风尘迹,敢嗟行路难"直白地表达了旅人的心态:既然选择了奔波的生活,就不该抱怨路途艰辛。这种坦然接受的态度很有感染力。

中间四句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夏日清晨的山野景象:五更天(凌晨3-5点)的残月显得格外小,六月的海风却带着寒意。戍楼(边防哨所)的鼓声消失在松林小径,竹篱笆后的村庄传来鸡鸣。这些细节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又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

最后两句点明时代背景:战乱已经平息很久,人们不再为眼前的荒凉景象而伤感。这里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释然,也暗示着对和平生活的珍视。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最普通的赶路场景,道出了人生旅途的普遍体验——面对艰辛时的坚韧,独行时的孤寂,以及历经风雨后的豁达。诗人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但每个字都恰到好处,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个清凉的夏日黎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