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假马于亲旧不獲因感而成咏

东方昔借车,尼父尝假盖。
一马兹不全,夷涂出如阂。
人无托乘宠,朝罕均茵载。
策足本乏谋,临风嗟有待。
京洛富华厩,權奇出青海。
翩翩陌上郎,灭没争星迈。
珂音杂鸾响,韉势动霞綵。
东郭独何为,徒行履将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想借匹马却借不到的郁闷心情,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世态炎凉和人生际遇的落差。

开头用孔子(尼父)借车的历史典故,暗示借东西本是人之常情。但现实中作者连一匹马都借不到,平坦的路都像有了障碍,暗讽人情淡薄。接着用"人无托乘宠"等句,说现在的人既不肯借车马给别人,朝廷里也少有愿意分享资源的官员,点出世道势利。

后半段笔锋一转,描绘京城权贵们养着西域来的宝马(青海代指西域),马饰华丽、蹄声如音乐,年轻贵族们骑着快马在街上炫耀。而对比之下,东郭先生(代指自己)只能徒步行走,鞋子都快磨破了。

全诗通过"借马不成"这件小事,用对比手法揭露了社会的不公:一边是普通人的窘迫,一边是权贵的奢靡。最后以自嘲收尾,看似平淡实则犀利,让人感受到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让日常琐事有了深刻的社会批判意味。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