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超脱尘世的美景。
前两句"玉洞生翠雾,瑶林映素霞"就像在描述一个世外桃源:碧玉般的山洞飘着青翠的雾气,美玉般的树林映照着洁白的云霞。这里用"玉"和"瑶"来形容景物,暗示这个地方珍贵而纯净。
中间四句写得更生动:"天飞明月英"是说天上飘着明月的光辉,"夜浴白莲花"描绘夜晚的白莲在水中沐浴的静谧画面。"碧水香以净"写湖水清澈带着莲香,"松声吹露华"是松涛声中露珠闪烁的景象。这些句子调动了视觉、嗅觉、听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众仙鸾鹤散,寂寂五云家"点出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仙人骑着鸾凤仙鹤散去后,只留下宁静的云中居所。"五云"指五彩祥云,更增添了仙境的梦幻感。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营造出一种空灵纯净的意境。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描绘仙境般的美景,含蓄地表达了对超然物外、清净高洁生活的向往。诗中反复出现的"玉""瑶""白""碧"等字眼,都在强化这种纯洁无瑕的感觉。读起来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烦恼,心灵得到洗涤。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