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景谅草堂疏后

太息神州巳陆沉,归营别墅掷朝簪。
閒居自得安仁趣,乐志仍存长统心。
架竹依垣开鹤庆,凿池引水置鱼罧。
谁云国内无知己,周鲁高风重可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文人对于国家兴衰的感慨,以及他选择隐居生活的决心和心境。

首句“太息神州巳陆沉”,意思是叹息中国(神州)已经衰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深深忧虑。接下来,“归营别墅掷朝簪”,诗人决定放弃官职,回归田园,建造别墅,过上隐居生活。这里的“朝簪”象征着官位,而“掷”字则表明诗人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仕途。

“閒居自得安仁趣,乐志仍存长统心”,这两句写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和快乐。他享受着平淡的生活,但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这里的“安仁趣”和“长统心”分别指个人内心的平和与对国家的关怀。

“架竹依垣开鹤庆,凿池引水置鱼罧”,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具体场景。他在庭院里搭建竹架,引来鹤鸟,象征着高洁与长寿;又开凿池塘,养鱼垂钓,生活悠闲自得。

最后两句“谁云国内无知己,周鲁高风重可寻”,诗人表示,虽然国家衰败,但他依然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理想。这里的“周鲁高风”指的是古代周朝和鲁国的贤人风范,诗人以此激励自己和朋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从仕途转向隐居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诗中的隐居生活并非消极逃避,而是在平淡中保持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体现了中国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精神。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