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谒顾亭林先生墓得句云芒鞋踏遍七州土竹杖横挑四岳云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先生语也醒时记忆遂足成之
秋窗忽作通幽梦,载拜亭林有道坟。
落笔便关天下计,跨驴常载古今文。
芒鞋踏遍七州土,竹杖横挑四岳云。
我是越江孤寄客,睡乡聊与奠斜曛。
落笔便关天下计,跨驴常载古今文。
芒鞋踏遍七州土,竹杖横挑四岳云。
我是越江孤寄客,睡乡聊与奠斜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梦中去拜谒思想家顾炎武(号亭林)的墓,醒来后把梦中所得的诗句补充完整的故事。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梦境部分(前两句): 就像秋天突然推开一扇通往异世界的窗,作者梦见自己郑重地跪拜顾炎武的墓。这里用"通幽梦"形容梦境的神奇,用"有道坟"体现对这位思想家的敬重。
2. 描写顾炎武生平(中间四句): 用几个生动的画面概括顾炎武的一生:他写文章都关乎国家大事,骑着毛驴带着书卷游学,穿着草鞋走遍大半个中国(七州),拄着竹杖登遍五岳中的四座。这些画面突显了顾炎武心系天下、行万里路的学者形象。
3. 梦醒感慨(最后两句): 作者醒来后想到自己只是个漂泊在江南的孤独旅人,只能在黄昏时分,借着这个梦境向先贤致敬。这里"睡乡"指梦境,"斜曛"指夕阳,透着淡淡的惆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虚实结合:把真实的敬仰之情通过梦境表达 - 形象生动:用"跨驴""芒鞋"等具体画面让人物鲜活起来 - 情感真挚:结尾的孤独感与对先贤的追慕形成动人对比
通过这个梦,作者既表达了对顾炎武的景仰,也寄托了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