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野小村庄的日常生活场景,语言朴实却充满深意。
开头两句像镜头特写:一位老翁正在翻找盆里的食物,妇人忙着煮汤羹。突然听到官员到来的消息,所有人都欢喜地出门迎接。这里用"搜盆"和"絮羹"两个动作,暗示村民生活的清贫,而"喜闻"二字则透露出百姓对官员的敬畏。
后两句展现更广阔的社会图景:整个村子只有两三户人家,彼此就是全部的邻里。更触目惊心的是,这里大半田地都没有明确的主人。这暗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景象——要么是战乱导致人口锐减,要么是土地兼并严重,普通农民失去田产。
全诗最妙的是表面平静的叙述下暗藏批判。村民对官员的"喜迎"未必是真心爱戴,更像是弱势群体对权力的无奈顺从。而"无主田"的描写,不动声色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诗人用白描手法,通过这个小村庄的剪影,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村的普遍困境。
梅癯兵
梅癯兵,度宗咸淳时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事见清嘉庆《崇安县志》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