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里朋友来访的温馨场景,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诗人平时住在郊外很少与人来往,突然听到朋友来访的动静,高兴地打开柴门迎接。这里"柴荆"指简陋的柴门,说明诗人过着简朴的生活。
中间四句是精华部分:诗人说自己多年来看透了人情冷暖,但朋友们不辞辛苦从二十里外赶来,让他感受到真挚的友情。秋雨洗净了尘埃,院子显得格外宁静;夜晚飞虫远离烛光,厅堂更显清幽。这里用"凉雨洗尘"和"飞虫远烛"两个生动的画面,营造出秋夜静谧美好的氛围。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大家都不提往事以免伤感,喝醉后一起在月光下绕着走廊散步。这种"欲说还休"的处理方式,反而让友情显得更加深厚。
全诗通过开门迎客、秋夜对饮、月下漫步几个生活片段,展现了朋友间无需多言的默契。诗人用朴实的语言描写日常场景,却传递出历经沧桑后对友情的珍视,让读者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温暖诗意。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