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并融入了对友人才情的赞赏和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枝上稀疏地上稠,忍看红糁落墙头"用对比手法写花落景象:枝头的花朵日渐稀疏,而地上堆积的花瓣却越来越多。"忍看"二字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不舍之情,就像我们看着春天花朵凋零时那种淡淡的惋惜。
后两句"风流别乘多才思,归趁西园秉烛游"则转向对友人田国博的赞美。"风流"形容友人潇洒不羁,"多才思"夸他才华横溢。最后一句用"秉烛夜游"的典故,劝友人趁着夜色未尽及时享受生活,体现了古人"花开堪折直须折"的豁达心态。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与人生感悟巧妙结合,既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又传递出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生活智慧。就像现代人常说的"把握当下"一样,诗人用优美的意象告诉我们:美好时光易逝,与其伤感不如及时享受。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