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丈寄崖簿大雅并见简韵
故乡未可归,异县难久留。
海深蛟鱷怒,安得乘桴游。
贫贱岂天意,自不曲如钩。
吾道未全穷,三岁依贤侯。
小鸡随孔鸾,顾影良可羞。
所喜臭味同,洁已从清修。
迩来苦多病,颇厌淮南州。
援琴操土风,大类南冠囚。
今辰天气佳,和气吹敝裘。
桃李竞颜色,谁能分劣优。
空搅游予心,浩荡生春愁。
新诗忽到手,盛意知难酬。
材生天地间,小大固不侔。
词锋未易当,如以楚伐邹。
玉季更多文,情义还相投。
他年内集时,尚记野人不。
海深蛟鱷怒,安得乘桴游。
贫贱岂天意,自不曲如钩。
吾道未全穷,三岁依贤侯。
小鸡随孔鸾,顾影良可羞。
所喜臭味同,洁已从清修。
迩来苦多病,颇厌淮南州。
援琴操土风,大类南冠囚。
今辰天气佳,和气吹敝裘。
桃李竞颜色,谁能分劣优。
空搅游予心,浩荡生春愁。
新诗忽到手,盛意知难酬。
材生天地间,小大固不侔。
词锋未易当,如以楚伐邹。
玉季更多文,情义还相投。
他年内集时,尚记野人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表达了他漂泊异乡的愁苦、对理想的坚持,以及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一部分:漂泊的无奈(前八句)
诗人开篇就说自己回不了故乡,也难在异乡久留,用"海深蛟鱷怒"比喻世道险恶,像大海里凶猛的蛟龙一样让人无法安身。但他并不认命,反问"贫贱岂天意",表示贫穷不是老天安排的,而是自己不愿像弯曲的鱼钩一样委曲求全。这展现了他耿直的性格。
第二部分:坚守清贫(中间十二句)
诗人说自己三年来追随贤德的官员(贤侯),虽然像小鸡跟着凤凰(孔鸾)一样自惭形秽,但庆幸的是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臭味同),一起保持高洁品格(洁已从清修)。最近生病让他更厌倦漂泊生活,弹奏家乡曲调时感觉自己像囚徒(南冠囚)般苦闷。春日美景(桃李竞颜色)反而让他更愁,因为无法与亲人共享。
第三部分:友情的温暖(最后十句)
朋友寄来的新诗让他感动,但觉得自己才学有限(小大固不侔),难以回报。他把朋友比作强大的楚国,自己像弱小的邹国,但朋友(玉季)的才华和情义让他感到温暖。最后以"野人"自称,说希望将来聚会时朋友还能记得自己这个乡野之人,透着谦逊和真挚。
全诗亮点:
1. 比喻生动:用"蛟鱷""小鸡凤凰""楚国邹国"等比喻让抽象情感变得具体
2. 情感真挚:既有思乡的苦涩,又有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3. 品格自白:"不曲如钩""洁已从清修"等句展现诗人正直清高的精神世界
这首诗像一封穿越时空的信件,让我们看到古代文人面对困境时,如何用诗歌记录心境、寄托情怀,并在友情中找到慰藉。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