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画作,画中展现了一位思念亲人的官员形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忠孝美德的赞美。
诗的开头提到“东华尘土红作堆”,这是指京城繁华喧嚣的景象,尘土飞扬,象征着世俗的纷扰。接着,“生绡咫尺青山开”则描绘了画中的青山,仿佛在咫尺之间展开,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山头的秋气洗净了天空,显得格外碧蓝,只有白云悠闲地飘荡,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由。
接下来,诗中提到“临风引领者谁子”,这是指画中有一位站在风中、抬头远望的人。作者猜测这位人物可能是“思亲梁公”,即一位思念亲人的官员。这位官员的形象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梁公,他以其忠孝之心闻名。
最后两句“谏议平生忠孝心,依稀写出丹青里”点明了画作的主题:这位官员一生秉持忠孝之心,他的形象被画家巧妙地描绘在画中。通过这幅画,作者表达了对忠孝美德的敬仰与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幅画作,展现了官员思念亲人的情感,同时赞美了忠孝的美德。诗中既有对世俗喧嚣的对比,也有对宁静超脱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