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

孤城秋老欲黄昏,扶杖閒阶踏藓痕。
芳咀落英来砌畔,吟听促织傍篱根。
微风病叶先投地,斜日寒烟半在门。
诗景满庭人独倚,飞鸿送尽水南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孤寂小城,通过老人漫步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幅萧瑟又充满诗意的秋景图。

首联"孤城秋老欲黄昏"用"孤"和"老"两个字,既写城池的冷清,又暗示季节的深沉。老人拄着拐杖在长满青苔的台阶上漫步,这个画面立刻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痕迹。

中间两联用四个生动的特写镜头展现秋景:
1. 凋落的花瓣飘到台阶边
2. 蟋蟀在篱笆根下鸣叫
3. 生病的树叶被微风吹落
4. 夕阳下,寒烟笼罩着半开的院门

这些细节看似平常,但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典型的秋日氛围。特别是"病叶"这个拟人化的描写,让落叶有了生命感,更添几分哀愁。

尾联点出主题:满庭秋色中,只有诗人独自倚立,目送南飞的鸿雁消失在村庄尽头。这个结尾很有画面感,把个人的孤独与自然的壮阔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时光、生命等永恒话题的思考。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普通人的视角观察生活细节
2. 把秋天常见的景物写得有情有义
3. 在平静的描写中暗含深沉的情感
4. 最后留给读者悠长的想象空间

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秋天的纪录片,没有刻意煽情,但每个镜头都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人生的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