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像赞二首 其一

旷大劫来离众苦,心心永断诸分别。
闻处真闻实不闻,说时虽说常无说。
法身普现凡圣等,耳根采听音声绝。
娑婆最有大因缘,一念清凉除恼热。

现代解析

这首《观音像赞》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观音菩萨用"无分别心"救度众生,她的存在超越了普通人的感官认知。

1. 开篇两句讲观音菩萨的特性:她自从远古以来就帮助众生脱离苦难,因为她彻底放下了"分别心"(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就像太阳不会选择只照好人,观音的慈悲是平等无差别的。

2. 中间四句揭示了一个深刻哲理:真正的"听"不是用耳朵听声音,真正的"说"也不是用嘴巴说话。就像优秀的老师不仅教知识更教做人,观音的救度不靠具体语言,而是通过无处不在的慈悲能量。她的法身(精神本体)平等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连聋子也能感受到。

3. 最后两句点明现实意义:我们这个充满烦恼的世界(娑婆世界)与观音特别有缘,只要心里真诚念一句观音名号,就像酷暑中喝到冰水,立刻能缓解内心的焦躁。这里用"恼热"比喻现代人的焦虑症、压力大等心理困扰。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无条件的慈悲"这个核心意象。作者用"清凉除恼热"这样生活化的比喻,把抽象的佛教思想变得可感可知。就像现代心理咨询师不会对来访者区别对待,观音的慈悲也是普世性的,这种超越形式的关怀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