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五首 其二

杂沓毡车百辆多,五更冲雪渡滦河。
当辕老妪行程惯,倚岸敲冰饮橐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北方边塞冬日行旅的生动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坚韧精神。

前两句"杂沓毡车百辆多,五更冲雪渡滦河"像电影镜头般展开:天还没亮,上百辆毛毡覆盖的车队在雪中嘈杂前行,冒着严寒强渡滦河。这里用"杂沓"形容车队的喧闹,"冲雪"二字尤其传神,既写出风雪之大,又显出旅人的勇猛。

后两句聚焦一个特写镜头:车队最前面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妇人驾车,她熟练地靠岸停驻,敲开冰面让骆驼饮水。"当辕老妪"这个形象很特别,一般驾车多是壮年男子,这里却是个老太太,暗示边塞生活的艰辛。"敲冰饮橐驼"这个细节既真实又富有诗意,冰天雪地中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的温情跃然纸上。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严酷环境中依然顽强前行的生命力。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冲雪""敲冰"这些动作,通过老妇人从容不迫的神态,自然流露出边塞人民吃苦耐劳的品格。诗人用白描手法,就像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风雪行旅图,让读者仿佛能听见车马声、冰裂声,感受到刺骨的寒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