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四日侍宴紫宸殿契丹使预会

黼座披天幄,朝簪集玉除。
人来重塞表,年是上皇初。
万岫移神岛,千门敞徼庐。
春云低借幕,瑶斗近临车。
露渥仙杯溢,风和法曲徐。
剑丸争献巧,橦索竞凌虚。
老柘优词丽,交竿舞态舒。
盘丰行炙数,冠重赐花馀。
瑞境仪韶凤,欢心在镐鱼。
太平同乐意,应有史臣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契丹使者受邀参加,场面华丽热闹。我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为你解析:

1. 宴会场景 开篇描写皇帝坐在华丽的龙椅上,官员们佩戴玉饰整齐列队。契丹使者从遥远的边塞赶来,正逢新皇登基的喜庆年份。宫殿像仙岛一样壮观,千扇宫门大开,连春天的云彩都像借来的帷幕低垂在殿顶。

2. 宴会细节 - 美酒在晶莹的杯中满溢,春风里宫廷雅乐缓缓演奏。 - 艺人表演惊险杂技:有人舞剑炫技,有人高空走绳索。 - 舞者拿着柘木道具唱优美歌词,竹竿舞跳得舒展飘逸。 - 侍从不断端上丰盛烤肉,官员们戴着重重的礼帽,头上还插着御赐的鲜花。

3. 政治寓意 诗中用"凤凰来仪"象征祥瑞,说大家像周武王在镐京宴请诸侯般欢乐。最后点明这场太平盛世的宴会,应该被史官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实际是赞美当时宋辽和平外交的场面。

亮点: - 像电影镜头般展现北宋宫廷的奢华,从建筑、音乐到杂技表演面面俱到。 - 用"契丹使者参加宴会"这个细节,含蓄表达当时宋辽议和后的友好关系。 - "春云借幕""瑶斗临车"等比喻生动,把普通宴会写出了仙界氛围。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