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来临时的萧瑟景象,以及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前六句写景:秋天刚来时凉意渐浓,自然景物突然就变了样。蟋蟀在空荡的庭院鸣叫,蝉在枯枝上悲鸣。绿树变成红叶,这凄凉的景象让人感到悲伤。这里用蟋蟀、蝉鸣、红叶等典型秋景,营造出浓厚的悲秋氛围。
后六句抒情:诗人感叹那些在外奔波的人,似乎忘记了回家的日子。他们辛苦追求功名利禄,注定要像黄鹄(一种高飞的鸟)一样漂泊。诗人表示不愿效仿伯夷叔齐(商朝遗民,宁可饿死也不吃周朝粮食),不会为了坚守道义而甘愿挨饿。这里反映了诗人现实的人生态度——不愿为虚名受苦,也不做极端的隐士,体现出一种务实的生活智慧。
全诗通过对比秋景的凄凉与人生选择,表达了诗人对追名逐利生活的反思,以及追求实际生活价值的态度。语言直白但意境深远,容易引发普通人对于"到底该追求什么样生活"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