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冬夜景象,读起来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第一句“白云寂寂树苍苍”,用简单的白描手法勾勒出冬夜的氛围——白云静静漂浮,树木在夜色中显得深沉苍茫。这里的“寂寂”和“苍苍”叠词运用,让画面更显空旷幽静。
第二句“夜静泉声到石房”,进一步以听觉写静。夜晚太安静了,连远处泉水的流淌声都能清晰地传到石屋中。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居的孤寂与安宁。
第三句“淡月照窗寒梦醒”,转向视觉和触觉。朦胧的月光透过窗户,寒意让诗人从梦中醒来。这里的“淡月”和“寒”字,既点明冬夜的清冷,又暗示诗人内心的淡泊。
最后一句“枕边闻得野梅香”,突然从清冷中跳出一丝生机。诗人醒来时,意外闻到枕边飘来的野梅香气。这一笔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冬夜虽寒,却有暗香浮动,给人意外的温暖与惊喜。
整首诗的精髓:通过白云、泉水、月光、梅香这些简单意象的组合,诗人把冬夜的静谧、山居的孤独,以及不经意间发现的小确幸,都细腻地表达出来。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人读后心生宁静,仿佛也能闻到那缕若有若无的梅香。这种“平淡中见真味”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释行海
释行海(一二二四~?)(生年据本集卷上《癸酉春侨居无为寺归云阁以十五游方今五十为题信笔十首》推算),号雪岑,剡(今浙江嵊县)人(同上书《归剡》)。早年出家,十五岁游方,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住嘉兴先福寺。有诗三千馀首,林希逸选取其中近体二百馀首为《雪岑和尚续集》二卷。事见本集林希逸跋。释行海诗,以《雪岑和尚续集》抄本为底本,校以日本宽文五年(一六六五)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