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梅花山偶遇汪精卫墓两首 其一

孙陵在迩孝陵遐,闻道斯人驻一嗟。
富士山边宜葬尔,移棺何忍近梅花。

现代解析

这首讽刺诗用大白话来解读是这样的:

1. 前两句说地点:梅花山附近有孙中山陵(孙陵)和明孝陵,听说汪精卫墓也在这里,让人忍不住叹息。"驻一嗟"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作者突然看到汉奸坟墓时的膈应感。

2. 后两句是犀利吐槽:作者认为汪精卫这种投靠日本的人,死后应该埋在日本的富士山才对("宜葬尔"是"最适合埋你"的意思),现在却把棺材移到梅花山,简直玷污了清雅的梅花。"忍"字特别传神,把那种"实在看不下去了"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全诗短短28个字,就像一柄小匕首:
- 用"富士山"对应"梅花",地理意象的对比立刻划清忠奸界限
- "宜葬尔"三个字带着不屑的调侃
- 最后"近梅花"戛然而止,留下满屏嫌弃
这种骂人不带脏字的功力,正是传统讽刺诗的精妙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