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惠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开头两句"山色炤西津,重来不出旬"是说:惠山的景色依然明媚动人,诗人时隔不久又来到这里游玩。"炤"同"照",形容山色明亮;"不出旬"指不到十天,说明诗人对这里念念不忘。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虽言爱云石,只欲远风尘"表面说喜爱山中的云雾和石头,实际是想远离世俗的喧嚣。"泉水寒如昨,松花晚作春"用泉水依旧清凉、松花晚开依然带来春意,暗示自然永恒不变,与人事变迁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九龙俱稳卧,去去莫攀鳞"很有画面感:把惠山的九座山峰比作安睡的龙,劝告人们不要打扰它们。"攀鳞"字面是触碰龙鳞,暗指追逐功名利禄。诗人用这个比喻表达对宁静自然的珍视。
全诗语言朴素但意境深远,通过山、泉、松、龙等意象,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的山水世界。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从景物描写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在于亲近自然,而非追逐世俗名利。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