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清晨官员上朝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权力中心的庄严与个人内心的矛盾。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屋顶瓦沟残留的积雪泛着清冷微光,宫墙转角处朝阳正喷薄而出。尘埃落定时,千骑仪仗涌入长街,深宫大殿里传来佩剑碰撞声,天子车驾缓缓升起。这些画面动静结合,既有"白雪""初红"的视觉美,又有"鞘鸣""尘息"的听觉感受,把皇家威仪写得如在眼前。
后四句转向内心独白。诗人自称"云岩客",暗示自己本是向往山野之人,却不得不向皇宫方向回头。看着简陋的居所(圭荜),想到此刻还有人能自在曲臂而眠,不禁羡慕。最后自嘲像条小鱼(鲰生),被官服绶带捆住,就像落入渔网无法逃脱。
全诗妙在对比:皇家气象的恢弘与个人身不由己的渺小,宫墙内的肃穆与山野间的自由,通过"白雪红日"与"曲肱逃网"的意象碰撞,道出了古代文人在仕隐之间的永恒挣扎。这种身在庙堂心向江湖的矛盾,至今仍能引发现代职场人的共鸣。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