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神秘的瀑布景观,用生动的比喻让自然景象充满仙气。
前两句"寒瀑落春岩,天垂百丈缣"把瀑布比作天上垂下的巨大白绢。用"寒"字点出瀑布的清凉感,"春岩"又暗示着生机,一冷一暖形成巧妙对比。"百丈缣"这个比喻既写出瀑布的长度,又赋予它丝绸般柔美的质感。
后两句"更疑仙客宴,不捲水晶帘"展开神奇想象:这瀑布多像仙人宴会时未卷起的水晶门帘啊!把飞溅的水花想象成晶莹剔透的水晶,把整片瀑布想象成仙家之物,顿时让寻常景色有了超凡脱俗的韵味。
全诗短短20字,先用比喻具象化瀑布的形态,再用联想赋予它神话色彩。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艺术加工,流露出对山水之美的惊叹和向往。这种将现实与想象融合的写法,让普通瀑布变身成为连接人间与仙境的奇妙景观,给人既真实又梦幻的审美体验。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