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深情画面,语言生动,情感真挚。
开头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写出行路艰难:旱地黏住船桨(寸步难行),车轮像涂了油脂般滑向远方(暗示友人即将远行)。这种写法既形象又带着幽默感,让离别显得不那么沉重。
中间四句转向现实场景:四周诸侯割据势力森严,江边沙洲茫茫看不到渡口。这里暗含对时局的忧虑,也暗示友人此行充满未知风险。"绿树羞鬓银"是神来之笔——绿树都比不上友人斑白的两鬓,既赞美友人德高望重,又透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转为美好祝愿:希望友人苦吟的诗句能感动龙宫(象征才华得到赏识),最终获得像龙珠般闪耀的回报。这里用神话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期许,把离别情绪升华成对未来的憧憬。
全诗妙在将沉重的送别写得举重若轻:用黏楫、染轮这样生活化的比喻冲淡离愁,用"绿树羞鬓"这样新颖的想象传递敬意,最后用龙宫颔珠的传说寄托祝福。既展现了友人间的真挚情谊,又保持着唐诗特有的开阔气象。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