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帆行六十里将抵界首风势转狂小舟不敢下闸戏成二绝 其二

石尤风紧人知避,我独逡巡避顺风。
不谓有风行不得,挂帆何必急流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乘小船遇到狂风的经历,用幽默自嘲的方式道出了人生哲理。

前两句说"别人遇到逆风都知道躲避,我却连顺风也要犹豫"。这里用"石尤风"(传说中的妖风)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普通人遇到困难会躲开,但作者却对看似顺利的事也保持警惕,展现了他独特的处事态度。

后两句更妙:"没想到有风时反而走不了,那在急流中挂帆又有什么用呢?"这里用"挂帆"象征努力奋斗,但作者发现有时候外部条件(风)比个人努力更重要。就像生活中,光有冲劲还不够,还要看时机和环境是否合适。

全诗用坐船遇风的小事,巧妙讽刺了那些不顾现实条件、盲目努力的人。语言通俗却充满智慧,像朋友聊天一样告诉我们:做事要审时度势,该进则进,该停则停,这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