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扇 其二

用自王丞相,炎方不汝轻。葵田多下种,蕉扇少知名。

就业成明月,因风御太清。合欢无不可,箧笥忍忘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一把普通的葵扇作比喻,写出了平凡事物的独特价值。

前四句说:这把扇子虽然被丞相使用过,但在炎热的南方并不稀罕。葵扇的材料在田间很常见,远不如名贵的芭蕉扇出名——这里表面写扇子普通,实际暗含深意:平凡之物也能有大用。

后四句是精华:扇子摇动时像明月般圆润("就业成明月"),扇出的凉风仿佛能带人飞升仙境("因风御太清")。最后两句最妙:只要它能给人带来快乐("合欢"),就算被收进箱子也忘不了它的好。诗人其实在说:不必追求华丽的外表,实用、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东西才最珍贵。

全诗把日常小物写得充满仙气,告诉我们: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东西,往往藏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实在的价值。就像现在用的普通折扇,虽不如名牌包抢眼,但夏天带来的那份清凉和陪伴,才是最让人怀念的。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