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试院在城北龙顾山之麓有楼岿然出于林表虚窗四敞云山相围余置榻其上留连浃旬昔山左济南试院有楼曰四照为施愚山所题余极爱登眺遂复以名此楼书榜悬之 其六 (戊午)
杰构临湖山,两载居齐州。
兹来章安郡,梦与愚公游。
连楹既窈窕,远岭亦清遒。
龙顾颇宜夏,鹊华空复秋。
愿得施宣城,卧吟百尺楼。
兹来章安郡,梦与愚公游。
连楹既窈窕,远岭亦清遒。
龙顾颇宜夏,鹊华空复秋。
愿得施宣城,卧吟百尺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台州试院居住时,被龙顾山的美景触动而写下的。全诗以对比和联想展开,充满对自然和友人的深情。
开头四句写作者从山东济南(齐州)来到浙江台州(章安),两地的试院都有高楼,让他想起济南的"四照楼"(施愚山题名),仿佛在梦中与老友重逢。"梦与愚公游"既指思念友人,也暗含对济南山水的怀念。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台州试院景色:房屋精致(连楹窈窕),远山挺拔(远岭清遒),龙顾山夏天凉爽宜人,但这里看不到济南鹊华山的秋色。"空复秋"三字透露出对济南的留恋。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希望能与施愚山(施宣城)这样的知音一起,在这百尺高楼上躺着吟诗。这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对闲适雅致生活的向往。
全诗巧妙地将两地风景、两段经历交织在一起,通过"楼"这个意象串联起空间与时间的距离,在平淡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谊。语言清新自然,就像在和友人聊天般娓娓道来,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知音好友的思念。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