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题朱翁子负薪读书图
伯鸾德耀,看齐眉举案,夫妻和煦。
谁识买臣翁子苦,负耒横经如故?
挟卷三馀、负薪一束,日日行吾素。
中年当信,苍苍不予误!
可叹十载糟糠,姬姜憔悴,竟下堂求去!
转瞬会稽官太守,不是单寒穷措。
世外浮云、门前覆水,此错伊谁铸?
一坏黄土,至今尚留羞墓!
谁识买臣翁子苦,负耒横经如故?
挟卷三馀、负薪一束,日日行吾素。
中年当信,苍苍不予误!
可叹十载糟糠,姬姜憔悴,竟下堂求去!
转瞬会稽官太守,不是单寒穷措。
世外浮云、门前覆水,此错伊谁铸?
一坏黄土,至今尚留羞墓!
现代解析
这首词讲的是汉代朱买臣的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世态炎凉。全词分三个层次:
上片先描写了梁鸿孟光(伯鸾德耀)这对模范夫妻的恩爱生活,作为反衬。接着引出主角朱买臣(字翁子)——他穷得只能一边砍柴卖钱一边读书,却始终坚持学习。这里"日日行吾素"特别有力,表现了他不被贫困打倒的骨气。
中片笔锋一转,写他妻子受不了穷苦生活,在他最困难时离婚改嫁。这里用"十载糟糠"强调共患难时光,用"姬姜憔悴"(本指美女)反衬她的落魄,最后"下堂求去"四个字写尽绝情。
下片最精彩:转眼朱买臣当上会稽太守,前妻后悔已晚。作者用"门前覆水"的典故(传说朱买臣把水泼在地上让前妻收回,喻无法挽回),犀利质问"这错是谁造成的?"结尾"羞墓"指传说中的"羞墓",据说朱妻因羞愧自杀,墓名"羞墓",给故事留下绵长余味。
全词通过朱买臣逆袭的故事,揭示了人性嫌贫爱富的丑陋。最打动人的是"日日行吾素"的坚持,和"此错伊谁铸"的灵魂拷问。语言上善用对比(如开头恩爱夫妻vs后面离婚)、用典自然(覆水难收),像看了一部跌宕起伏的微型历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