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自然现象,探讨了人生境遇的哲理。
前两句“须知两角怒蛙升,即是千寻綵凤鸣”意思是:别看田鸡(青蛙)个头小、叫声大,它鼓起腮帮子鸣叫的样子,其实和五彩凤凰的高亢鸣叫本质相同。这里用对比手法告诉我们:看似卑微的事物(怒蛙)和崇高的事物(彩凤)可能拥有同样的精神内核,关键不在外表,而在内在的生命力。
后两句“沧海定知伸缩处,君看黄潦漫亏盈”转向自然现象的观察:大海懂得涨退的规律(潮汐),混浊的雨水(黄潦)也明白满溢与干涸的循环。诗人通过海水的涨落、雨水的消长,暗示人生际遇如同自然规律,有起有落是常态,不必因一时得失而过分欢喜或忧愁。
全诗的核心思想是: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外在形态的高低,而在于内在精神的饱满;人生的境遇如同自然规律,坦然接受起伏才能活得通透。 诗人用青蛙、凤凰、海水、雨水这些日常可见的事物,把深刻的哲理讲得鲜活易懂,鼓励读者用平和智慧的心态面对生活。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