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椿庄居述怀

偶因秋蕊记初春,增损元无尔自贫。
病骨萧条惊岁晚,新诗来往愧情亲。
未应谢傅终垂涕,谁为刘公是可人。
艾火呻吟对摇落,不堪庭草又还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首联“偶因秋蕊记初春,增损元无尔自贫”写诗人看到秋天的花朵,忽然想起春天,感叹时光飞逝,而自己却依然贫病交加。这里的“增损”可以理解为生活的起伏变化,但无论怎样,诗人依然处于困顿之中。

颔联“病骨萧条惊岁晚,新诗来往愧情亲”写诗人身体衰弱,又到了年末,内心不免感慨。他与朋友互相赠诗,虽然自己诗才有限,但朋友的情谊让他感动又惭愧。

颈联“未应谢傅终垂涕,谁为刘公是可人”用了两个典故:谢傅(谢安)和刘公(刘琨),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诗人说自己不像谢安那样忧国忧民,但谁是像刘琨那样值得敬仰的人呢?这里可能暗指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或者对友人的赞美。

尾联“艾火呻吟对摇落,不堪庭草又还新”写诗人病中痛苦(“艾火”可能指艾灸治病),面对草木凋零的秋天,内心更加凄凉。可庭院里的草却又长出新芽,暗示时光无情,生命仍在更替,而诗人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身病痛的无奈,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含蓄但真挚,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坚韧。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