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的楼阁和登楼远眺的壮阔景象,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对故乡的思念。
开头两句"十二阑干百尺楼,千年风景一时收"用夸张手法写楼之高——十二层栏杆、百尺高楼,站在这里仿佛能把千年的风景尽收眼底。这种夸张让人感受到登高望远的震撼。
中间四句写诗人的心境和眼前景色。"老子"是诗人自称,他说自己经常睁大眼睛看这美景,连高山都向他点头致意。这里用拟人手法,把高山写得像朋友一样亲切。"爽气"指清爽的空气,"岚光"是山间雾气反射的阳光,诗人用"冉冉"、"悠悠"形容它们缓缓流动的样子,画面感很强。
最后两句点明这是苏州的景色,但诗人却说"不用因为思乡而感伤旧游",表面说不想家,实际正说明他触景生情。这种反着说的手法,让思乡之情更含蓄深刻。
全诗通过高楼远眺的视角,把壮阔的山水和细腻的乡愁结合,既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又有对故乡温柔的怀念。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如高山点头)和生动的叠词(冉冉、悠悠),让寻常的登楼体验变得诗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