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美人额
眉黛峰侵,鬓丝云乱,似玉无瑕。
笑黄饰仙娥,难方桂蕊,素妆公主,待点梅花。
惯道如螓,真看似月,涂处休将宫样誇。
春寒也,怕杭罗犹重,裹上蝉纱。
却怜人去天涯。
欲叩颡、低垂几叹嗟。
更辗转愁添,回头半枕,平安喜报,举手频加。
却讶萧郎,虚称上客,岁岁龙门望总赊。
归来也,又翠围珠匝,代抹铅华。
笑黄饰仙娥,难方桂蕊,素妆公主,待点梅花。
惯道如螓,真看似月,涂处休将宫样誇。
春寒也,怕杭罗犹重,裹上蝉纱。
却怜人去天涯。
欲叩颡、低垂几叹嗟。
更辗转愁添,回头半枕,平安喜报,举手频加。
却讶萧郎,虚称上客,岁岁龙门望总赊。
归来也,又翠围珠匝,代抹铅华。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美丽女子的额头,以及她因思念远方爱人而流露的愁绪。全词以额头为切入点,层层展开情感,既有对女子美貌的赞叹,也有对她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
上阕用一连串精巧比喻描绘女子额头的美:像远山眉黛侵入额间,如云鬓发轻拂额头,光洁似玉毫无瑕疵。接着用典故对比——仙女用黄粉妆点额头不如她天然风韵,素颜公主等待点梅花妆也比不上她的美。她的额头既像蝉额般饱满,又如明月般皎洁,根本不需要刻意模仿宫廷妆容。最后写她怕春寒,在轻纱下若隐若现的额头更添风姿。
下阕转向抒情。女子因爱人远行而低头叹息,在枕上辗转难眠。虽然常收到报平安的书信("举手频加"指拆信动作),但爱人迟迟不归让她失望——那个自称"上客"(贵宾)的萧郎(情郎代称),年年说要从龙门(喻显贵之门)荣耀归来却总是落空。结尾突然转折:当爱人真的归来时,她又会精心装扮,用珠翠首饰代替简单妆容,以最美的姿态迎接。这个结尾含蓄地表现了女子既埋怨又深情的复杂心理。
全词妙在通过额头这个具体部位,既展现了女子的外在美,又揭示了她等待爱人时的心理变化:从期待到失落,从埋怨到原谅,最后归为浓烈的爱意。这种由小见大、由形入神的写法,让寻常的闺怨题材显得新颖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