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
八十已有馀,九十颇不足。
曰生隆庆间,少小薄鱼肉。
其时边境宁,其时边谷熟。
饥馑未曾知,况复知杀戮。
何期过盛年,迁徒无停轴。
奔投海岛中,举眼少亲属。
薙发倚空王,依然被桎梏。
上荷皇天慈,纵之返山谷。
言从故里过,残败几间屋。
不闻旧人声,但闻山鬼哭。
虽复身首遗,凄凄恨孤独。
屈指廿载馀,不识何世俗。
我闻未及终,贮泪已满腹。
止止莫复言,岁序有往复。
今时正太平,努力事饘粥。
曰生隆庆间,少小薄鱼肉。
其时边境宁,其时边谷熟。
饥馑未曾知,况复知杀戮。
何期过盛年,迁徒无停轴。
奔投海岛中,举眼少亲属。
薙发倚空王,依然被桎梏。
上荷皇天慈,纵之返山谷。
言从故里过,残败几间屋。
不闻旧人声,但闻山鬼哭。
虽复身首遗,凄凄恨孤独。
屈指廿载馀,不识何世俗。
我闻未及终,贮泪已满腹。
止止莫复言,岁序有往复。
今时正太平,努力事饘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僧的自述,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反映了明朝隆庆年间到战乱时期的时代变迁。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1. 童年回忆(前8句):老僧回忆隆庆年间(1567-1572)的太平盛世,那时边境安宁、粮食充足,他从小吃素,连饥荒和战争都没见过。这里用"薄鱼肉"暗示他从小就有佛缘。
2. 颠沛流离(中间14句):好景不长,盛年遭遇变故,被迫逃亡海岛,亲人离散。虽然出家为僧("薙发倚空王"),却仍像戴着枷锁。后来侥幸回到故乡,只见破屋残垣,故人不在,只有山间鬼哭,虽然活着却倍感孤独。二十多年与世隔绝,已经不懂外面的世界了。
3. 现实感慨(最后6句):听故事的"我"早已泪流满面。老僧却看透世事轮回,劝慰说现在天下太平,好好过日子吧。"饘粥"指稀饭,寓意安于清贫的生活。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老僧的个人经历,折射出明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2. "不闻旧人声,但闻山鬼哭"等句生动刻画战乱后的凄凉
3. 结尾的平静劝慰与前面的惨痛经历形成强烈对比,体现佛家超脱
4. 全诗像唠家常般平实,却字字血泪,展现了中国传统诗歌"平淡中见深刻"的特点
老僧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的命运总是随着时代浮沉,但历经沧桑后,保持平和心态、珍惜当下太平,才是最智慧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