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雪方丈

少室门庭冷似冰,可师曾此一沉吟。
夜阑各自知寒冷,莫待齐腰三尺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在少林寺门前等待拜师的故事,用冬夜的寒冷比喻求道的艰难,语言简单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少室门庭冷似冰,可师曾此一沉吟"说的是:少林寺(少室山是少林寺所在地)的大门冷得像冰一样,但当年二祖慧可(诗中称"可师")就是在这里跪着求达摩祖师收他为徒。这里用"冷似冰"既写实景的寒冷,也暗示求师之路的艰难。

后两句"夜阑各自知寒冷,莫待齐腰三尺深"更有意思:夜深了,师徒二人都知道天气很冷(达摩其实在屋里看着慧可),但师傅故意不立刻答应,是想告诉徒弟——求道要趁早下决心,别等到积雪都埋到腰那么深了(传说慧可跪到雪没膝盖才被收徒)。这里用"三尺深"的积雪形象地说明:做事要把握时机,困难会随着时间越积越多。

全诗最妙的是把"立雪求师"这个典故,用日常能懂的"寒冷""积雪"来比喻人生道理:追求理想(或学习本领)要主动、要能吃苦,而且行动越早越好,否则拖得越久困难越大。就像现在人说"别等事到临头才着急",古人用雪夜拜师的故事说得更生动。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0